喜报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荣获“全国年度十佳后勤安全保障团队”

2025-03-17安全保卫科

为更好地分享经验、发现典型、塑造标杆、褒奖新锐,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卫生政策与医务管理研究所、睿医界开展“寻找最优秀的你——全国医院后勤管理”系列评选活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荣获“全国年度十佳安全保障团队”。


安全是关乎群众就医的基本,也是医院长足发展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紧扣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以构建现代化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核心目标,创新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智防+管理防”五维一体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生产全周期管控。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闭环,建立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系统重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形成PDCA循环管理模式,推动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设立独立安保机构,配备专职干部5人,建立“固定岗+巡逻岗+应急岗”三级防控体系。构建“三维立体”培训体系,每日开展岗前微培训、每周开展科室安全会、季度开展全院演练。

深化智慧安防。部署智能火灾探测器、可视化烟感设备及AI摄像机,构建全时域火情监测网络,实现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实时感知与数据云端同步,火灾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对电梯、压力容器等实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异常预警准确率99%。打造明厨亮灶AI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加工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在洁净手术部、实验室等区域设置多参数环境传感器,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温湿度/PM2.5/甲醛等数据实时展示与超标自动报警。

构建应急体系。通过“三训三考”制度强化人员技能,建立“三级响应”演练机制。部署智能安防系统,实现重点区域100%覆盖。组建3支最小应急单元,构建“1+3”联勤模式,突发事件处置效率提升40%。构建“预防-监测-处置-评估”闭环机制,以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为目标,推进群防群治应急处置力量建设,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危害、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建立预防机制。构建“三级预防+智能防控”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责任清单、隐患清单、整改清单、督导清单。对医院的医疗区域、后勤区域、公共区域等各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人、机、物、环的安全风险排查。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四色预警系统,重点区域设置人脸识别门禁、电子围栏等防控设备,实现周界入侵自动报警。部署智能传感器,集成消防、特种设备、危化品等数据,建立AI异常行为识别模型,实现不同风险智能预判。建立“发现-整改-验收”数字化流程,整改率100%。开展安全宣传活动、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定期推送安全知识科普文章、短视频等,设置智能安全文化宣传,增强员工和患者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