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医护团队在2025年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上作展示交流

2025-05-12麻醉科

5月8日一5月11日,“中华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培训工程”2025年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汇集了全国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推进麻醉与围术期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围绕科研、临床、教学等方面的思维和技能进展、学术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医护团队参加了会议,分别在模拟教学分会场、麻醉科普分会场作精彩展示与互动交流,充分展现了团队在麻醉教学改革与公众健康教育方面的创新成果与专业风采。

沈海俭主治医师的模拟教学案例《手术室内意外应急事件反应(CT引导肺穿刺致张力性气胸)》作为临床师资模拟教学能力建设优秀案例在大会上示范展示。在安然主治医师、董博护师的协助下,沈海俭主治医师指导现场学员开展CT引导肺穿刺致张力性气胸的危机化管理培训。通过高度仿真的模拟场景,还原了从术中监测、突发状况识别到紧急处理与多学科协作的全过程,全面展示了麻醉医生在围术期危机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角色扮演、即时反馈、复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员深入理解张力性气胸的早期识别要点与急救处理流程,并针对不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展开互动分析。学员们积极参与、反响热烈,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

吴俊瑶主管护师作《小盒子大作用——镇疼泵知多少》科普展示并荣获“高质量麻醉科普图文”。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趣味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镇痛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场景及其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她特别强调了镇痛泵在实现个体化镇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显著优势,并结合真实临床案例,解析了其在不同手术类型中的应用策略。此外,她还针对公众常见的疑问进行了专业解答,如“镇痛泵会不会上瘾?”“术后用镇痛泵会不会影响伤口恢复?”等问题,有效消除了大众对术后镇痛的误解和顾虑。

展现自身风采的同时,麻醉科医护团队通过参会观摩学习也受到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将进一步深化模拟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打造高水平的麻醉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加强麻醉科普宣传力度,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努力提升公众对麻醉学科的认知与理解;与此同时,持续推进舒适化医疗服务,不断优化术后镇痛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