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前往树人博文小学开展科普活动

2025-10-23麻醉科

10月22日下午,开往科学圣殿的科普列车又一次启程,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杨静副主任护师走进树人博文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点燃探索医学的火花。

“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手术室吧!顾名思义手术室肯定是做手术的地方,那除了这一点,你们还了解手术室里的故事吗?”活动伊始,杨静副主任护师以亲切的提问拉开序幕,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目光。随后她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建起“医学知识的桥梁”,打破孩子们对手术室的陌生与畏惧,通过精心制作的 PPT,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带领孩子们走进手术室的前世今生,详细介绍其发展历程、布局设置。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手术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术前的严格消毒、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术中无菌操作的规范要求,以及术后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运用到现代医学,手术机器人便是其中的代表。如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发展至第四代,广泛应用于各类微创、精准手术。”“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叫‘达芬奇’吗?”杨静副主任护师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好奇的目光中充满期待。随即她揭晓答案:这款手术系统以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命名,是为了致敬他在解剖学、机械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方面的卓越智慧——正是他最早绘制出机械骑士的草图,被誉为机器人之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临床优势及其在现代外科中的革命性意义……杨静副主任护师娓娓道来,带领孩子们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学探索之旅。

互动体验环节将本次科普活动推向高潮。一场别出心裁的“夹豆挑战赛”火热展开,让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亲身体验“微创手术”的精细与不易。“别看只是夹豆子,这可是模拟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原理!”杨静副主任护师介绍道。孩子们手持类似腔镜器械的特制镊子,在限定时间内将黄豆夹到杯子里,过程中稍有晃动便可能掉落。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考验着手眼协调、精细控制与稳定耐心。“原来医生做手术要这么稳!”“手抖一下都不行,太难了!”参赛同学们纷纷感叹。现场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小小的豆子在镊子间跳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了微创手术对精准操作的极高要求,深刻体会到医护人员背后日复一日的训练与付出,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对医者技艺的敬佩之情。

科普进校园活动,是推动健康知识普及、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未来,麻醉科团队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宣教活动,让医学走出医院,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为培育下一代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贡献专业力量。

当好奇遇见科学,当童心邂逅科技,梦想的种子已在悄悄萌芽。这趟开向未来的科普列车,正载着孩子们驶向无限可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