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与普通内科团队斩获中国医师协会无痛气管镜临床操作大赛·西部六省联赛佳绩
2025-10-16麻醉科
10月1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主办的“无痛气管镜临床操作大赛·西部六省联赛”在成都举行。本次大赛汇聚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的优秀医疗团队,旨在通过高水平的临床技能竞技,推动无痛气管镜诊疗技术的规范化、安全化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水平,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经过激烈角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代表队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脱颖而出,荣获本次大赛三等奖,充分展现了我院在舒适化医疗和多学科协作诊疗领域的实力。
本次参赛团队由麻醉科白雪红住院医师与普通内科兰霞主治医师联合组成,以《一例气管肿物的无痛诊疗》为参赛案例,进行了精彩的现场展示。案例聚焦一位60岁男性患者(身高178cm,体重85kg),因“右肺腺癌1年、气管切开术后4月、关闭气管造口术后2月、再发呼吸困难1周”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但病情复杂:主气管内发现肿物,最狭窄处直径仅约0.38cm,距声门4cm处可见结节状肿物突入管腔,管腔混合性狭窄达75%,存在极高气道梗阻风险,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对诊疗方案的安全性、精准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对这一高危病例,参赛团队制定了严谨而周密的无痛支气管镜下气管肿物切除术诊疗方案。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麻醉医生精准实施镇静镇痛管理,确保患者术中舒适无痛、生命体征平稳;普通内科医生则凭借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顺利完成肿物切除。从术前风险的全面评估、麻醉预案的详细制定到麻醉诱导的精准把控、支气管镜下肿物切除的精细操作,再到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与并发症预防,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团队对“舒适化医疗”理念的践行,以及对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整个诊疗过程体现了扎实的临床功底、创新的诊疗思路和高度默契的团队配合,赢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医院参赛团队专业素养和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我持续推进舒适化医疗、不断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有力印证。麻醉科将以本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无痛诊疗技术在临床多场景的规范应用,不断强化多学科协作机制,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水平,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