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血管与介入科联合开展首例经皮DSA引导下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
2019-12-28内分泌肾病内科
2019年12月20日,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管与介入科李庆东主任的指导下,内分泌肾病内科杨新华主任医师、血管与介入科肖静主治医师在介入室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经皮DSA引导下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
该病例为一位36岁男性,确诊高血压3月,临床表现为头昏、视物模糊,顽固性高血压和反复低血钾(血钾在2.1-2.8mmol/l),未合并肾功能不全和心室肥厚,联合使用3种降压药,血压控制不佳,维持在164-204/82-145mmHg左右。在我院内分泌肾病内科住院期间肾上腺增强CT提示左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粗,全身显像+脏器断层显像+CT平扫提示:左侧肾上腺稍增粗,鞍区级右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显像,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明显升高,卡托普利实验阳性,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提示:左侧肾上腺醛固酮/下腔静脉醛固酮=2000/287=6.96 大于2倍,左侧肾上腺皮质醇/下腔静脉皮质醇=537/42=12.7,左侧肾上腺明显优势分泌,考虑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因患者入科后动态血压提示最高血压204/145mmHg发生在22:51,24小时平均血压168/112mmHg,血压白昼平均值164/111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85/119mmHg,经过全科讨论选择行经皮DSA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术后未服用降压药物,术后三天动态血压提示:153/100mmHg发生在18:30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37/88mmHg,白昼137/88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36/88mmHg,复查外周血醛367pg/ml,皮质123ng/ml,肾素活性0.182ng/ml/hr ,血钾:3.75mmol/l。出院随访一周:患者血压在125/78mmhg左右,未口服药物。
当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外科切除及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腺瘤。而经DSA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可直接选择性毁坏肾上腺病变区域的供血动脉网,导致供血区域的肾上腺病变组织坏死。与传统的外科切除及经腹腔镜切除相比,经皮DSA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具有微创,不需要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我院将整合多学科资源,建立起完善和规范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选和治疗流程,使该技术的开展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提供更规范的诊断流程和更精准的治疗手段。
(来源:内分泌肾病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