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学回来,加油干
——记超声医学科医生参加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轮训

2019-09-18超声医学科

我院超声医学科冯玉洁医师于近日参加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轮训。

这次学习,多位住培专家提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胜任力”,让我们参与学习的人员明白在住培教育中应以胜任力为导向进行住培工作。加拿大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基础:医学专家、交流者、合作者、领导者、健康倡导者、学者、专业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对“能力”进行提炼、强化、传授。其中关键能力包括:(1)临床判断、诊断、治疗;(2)患者评估;(3)操作技能;(4)核心医学知识;(5)保持胜任力;(6)会诊、人文关怀。

过去我们在从医以及教学中都比较忽视人文方面的问题,这次培训中多位专家提到了人文的重要性,首先是医患人文,医生的多种角色:领导者、巫师、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人生导师。带有表情的沟通——共情与职业表情,“权威性”与“亲近感”,以医德和法规为底线。有担当、有温度、有依据、时机恰当、地点恰到、人员恰当、语言恰当、表情恰当。

听专家解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六大核心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医学人文)、专业能力(知识技能临床思维)、患者照护(患者管理爱伤观念)、沟通合作(医患沟通团队合作)、教学能力(临床教学健康科普)、学习提升(学习能力、诊疗质量提升)。培训第一年应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过程考核为重点,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并过程考核合格是参加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基地主任和教学主任除具备指导医师的条件外,还应具备相应的临床教学、教学考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等能力。按照本标准各专业基地细则要求,以胜任力为导向,遵循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年度渐进的教学理念。专业基地应制定本专业的总体培训目标,制定和落实具体培训计划,配合做好其他专业基地培训对象的带教和管理工作,面向培训对象组织开展跨专业、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教学门诊等。教学活动应主要涵盖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应努力实现制度化建设和计划性实施,应突出目的性、科学性、体系性、规范性和创新性。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专业基地可以更好地贯彻国家住培政策,与培训基地职能部门配合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做好住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