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丨这几类人群容易患上肾脏疾病,你在不在里面?专家支5招保护你的肾
2019-06-18宣教部
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车间,排泄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保持人体水分和无机物的平衡。它还要做多份兼职工作,产生许多内分泌激素,帮助人体控制血压,产生红细胞,还要保持骨骼的健康等。
肾脏虽然贡献很大,但也容易受伤害,许多常见的疾病都可能会导致肾脏受损,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心脏病,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因此
引起肾脏疾病也比较常见。
慢性肾脏病是绝大多数的肾脏疾病 (诸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肾病) 的临床统称。
由于肾脏具有一定的承受性(代偿性),当它遭受病变较轻时,临床症状不明显,易造成漏诊。有些患者来看病的时候,一检查就已经是尿毒症。
因此,需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出现病情的恶化,危及生命。
李女士今年32岁。因"感冒"后一周出现全身浮肿、腰痛来诊,化验尿常规:PRO +++(正常为阴性),RBC 3-5/高倍(正常0-1/高倍),WBC 3-5/高倍(正常0-5/高倍);血浆白蛋白(ALB)22.6g/L(正常值为35-50g/L)。最后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李女士纳闷了,自己年纪轻轻,怎么就肾不好了?通过尿液、血液是怎么判断的?还有哪些指标可以判断肾功能?
高血压。血压与肾脏的关系紧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爱相杀”。久而久之可以导致肾组织硬化,出现慢性肾病损伤,而肾脏受到损害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长期的血糖升高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多是由于患者的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学的异常,长期高血糖造成患者出现代谢异常等原因,导致患者肾脏的内部结构出现病变,尿液中开始出现蛋白,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最后出现肾衰竭。
虽然糖尿病肾病叫做沉默的杀手,但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长,有些信号仍然是可以引起糖尿病患者注意:
肥胖。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肾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慢性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无特异性表现,大部分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蛋白尿。
尿酸高。尿酸高的患者要比正常人患肾脏疾病的概率高2倍多。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多种肾脏疾病,包括尿酸性肾病,尿酸盐性肾病,肾结石等。
诊断肾功能一般有抽血查肾功能、超声波检查和尿常规检查三种,而尿常规检查是最为简廉方便的检查,无创便捷。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泄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因此当肾脏功能有异常时,尿液中的有些成分如蛋白含量,或尿量等将会发生改变,尿常规检查有助于肾脏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
■尿量 通常成人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为1000-2000ml。在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慢性肾衰竭早期等可能会出现出现多尿;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中,会出现少尿或无尿。尿量的多少可以由个人进行自己来初步的判断。
■颜色与透明度 正常新鲜的尿液为淡黄色、清晰透明。在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疾病中,尿液内可能会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尿液呈红色,医学上称为血尿。
■酸碱度(pH) 正常饮食条件下,随机尿pH 4.5~8.0。肾炎时尿的酸碱度降低,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尿的酸碱度增高。
■蛋白质 正常人的尿蛋白含量极微,但当人体肾脏的肾小球通透能力亢进(肾炎)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蛋白质进入尿液中,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便会出现蛋白尿。此外,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丧失,也会产生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是肾脏病的标志之一,也能够反映出肾病的病情进展。
■红细胞 正常人尿镜检红细胞为0-偶见/高倍视野。当镜检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或急性膀胱炎等。
■白细胞 正常人尿镜检白细胞加脓细胞不超过5个/高倍视野。当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时,白细胞可大于5个/高倍视野以上。
■尿液尿微量白蛋白(mALB)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肾脏病变,尿mALB,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
血液肾功能检查在指导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临床常用于肾功能检查的指标有血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尿酸、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等。
■尿素(urea) 血清尿素增高可见于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尿素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因此,尿素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测定指标,但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
■肌酐(Cr) 肾功能正常时,肌酐排出率恒定,当肾实质受到损害时,肾小球的滤过率就会降低。当滤过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血清肌酐浓度就会急剧上升。血清肌酐增高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另外,有助于鉴别肾前性及肾性少尿。
■β2-微球蛋白(β2-MG) β2-微球蛋白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能较好地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各种急性或慢性肾炎、肾衰竭、糖尿病肾病、肾肿瘤、肾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时,β2-微球蛋白会出现增高。
■尿酸(UA) 尿酸是体内嘌呤类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因而测定血尿酸能够了解肾脏的功能。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可使血尿酸升高。
■胱抑素C(Cys-C) 血清Cys-C可用于糖尿病性肾病肾脏滤过功能早期损伤的评价、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变监测、老年人肾功能评价、儿科肾病的诊断、肿瘤化疗中肾功能的监测等。
总之,通过对多项血液、尿液生化联合分析,能够对肾功能的受损程度进行评价。尿常规可以说是对肾脏“查岗”的首选手段,大部分肾脏疾病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出来。有部分患者尿常规检查正常,但肾功能已经发生问题,这些就要通过肾脏B超和抽血检查肾功能相结合进一步确诊。
■认识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早期肾脏病的典型症状有高血压、水肿、泡沫样尿、血尿等,但部分患者可能仅有易疲劳等不适感。及时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注意到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比如胃部的不舒服、疲劳感、脸肿、脚肿、出现尿量、颜色的变化、小便里面有泡沫等情况。
■定期体检。一般健康人一年进行一次体检,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尿酸高、肥胖这些疾病的一种或多种,建议每3个月至半年查一次尿常规和血液肾功能。
■切勿滥用药物,远离重金属和毒物。很多药物经过肾脏代谢,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肾脏,比如解热镇痛药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此外,铅、铬、汞等重金属,苯、甲苯、酚等有机溶剂以及蛇毒、生鱼胆、毒蘑菇等生物毒素,均可严重损害肾脏,要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不暴饮暴食,不憋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暴饮暴食会加重肾脏负担,经常如此,有损肾脏。憋尿会使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易造成细菌繁殖,使细菌通过膀胱、输尿管感染肾脏,造成肾盂肾炎。摄入合适的液体量,建议健康成人每天摄入1.5~2升液体。同时,需要清淡饮食。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如果把体重控制好就有利于血糖控制,管住嘴,迈开腿,以缓和、低强度的运动为主,比如慢跑、太极、体操、瑜伽等,既能达到控糖的目的,同时有助于强身健体,提升免疫力,有助于减轻肾脏内炎症反应,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肾功能的稳定。
在此,胖熊总结了护肾六要素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