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头颈肿瘤中心完成首例面部术后大面积缺损修复
2017-07-24
家住璧山的肖先生今年46岁,五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面部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硬性包块,因肿块较小,就没怎么上心。2年前发现肿块有长大,到医院做相关检查,考虑血管瘤。为了进一步确诊,切取了一小块组织做病理诊断,也提示血管瘤。
1年前,肖先生发现做面部的肿物逐渐增大,并高出面部皮肤,约核桃大小,影响美观,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提示彩超和面部CT均考虑血管瘤,结合之前在外院的病史,考虑血管瘤。并于全麻下行左面部肿物局部扩大切除+邻近皮瓣修复术,术中冰冻提示梭形细胞肿瘤,考虑低度恶性。术后病理提示符合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肉瘤和血管瘤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着本质的区别,血管瘤是良性,肉瘤是恶性,且易复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低度软组织恶性肿瘤,多发生于 20~50岁的成年人 ,男性稍多,多发于躯干及四肢,其次是头颈部,多表现为暗色硬化斑块、结节或隆起,容易误诊为皮肤瘢痕、血管瘤。
病理结果出来以后,头颈肿瘤中心对肖先生的病情和下一步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并由肖先生的主治医生和他进行充分沟通,给他普及了一下肉瘤的相关知识,并结合他的病情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肉瘤对射线及化疗药物敏感性都不高,手术扩大切除是该病主要治疗方法。当得知要把扩大切除要切近半张脸时,肖先生表示不能接受,尽管医生跟他说会从身体的其他地方取一块肉来修补脸上的缺损,但是肖先生还是很痛苦,原本以为只是良性的血管瘤,谁知竟是易复发的恶性肉瘤,需要切除半张脸,从其他地方取肉修复!对疾病的恐惧和治疗过程的煎熬让肖先生饱受折磨。
在亲人的陪伴和鼓励下,肖先生最终选择接受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因肿瘤位于面部,切除范围极大,导致面部缺损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面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术前科室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扩大切除病灶,并在大腿上取游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目前手术顺利,术后皮瓣存活良好,患者外观未受较大影响,取得满意效果。
(头颈肿瘤中心 朱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