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成成立

2017-05-16

    5月14日,重庆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汪波当选为第一届肿瘤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时会议还选举产生4名副主任委员。
    重庆抗癌协会秘书长匡毅宣布第一届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名单。重庆市肿瘤医院张维斌书记莅临会场,与来自重庆市市区及各区县近200名肿瘤相关医务工作者共同见证了委员会的成立。
    
    张维斌书记上台致辞
    重庆抗癌协会理事长宣读了重庆抗癌协会《关于成立重庆抗癌协会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及委员选举结果。重庆抗癌协会秘书长匡毅致辞并向当选主任委员汪波及朱辉、甘露、阮志华、张照莉几位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匡毅秘书长向汪波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会上, 重庆市肿瘤医院汪波副院长就《社会心理肿瘤学发展历程》讲授心理社会肿瘤学发展历程,让参会人员了解到心理社会肿瘤学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医学人文引入到肿瘤治疗当中。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蒋国庆就《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交流,让参会的肿瘤科医护人员收获颇丰。重庆市肿瘤医院张照莉就《肿瘤患者心理痛苦评估及干预实践》进行肿瘤患者心理痛苦护理实践经验分享。西南医院阮志华就《患者心理与临床治疗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交流。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甘露就《肿瘤患者姑息治疗的全程管理》从心理与姑息进行实践分享。通过多位学者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致力于掀开重庆市心理社会肿瘤学事业的新篇章,为人文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汪波副院长作《社会心理肿瘤学发展历程》专题报告
    根据我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429.2万例和281.4万例,相当于每天12000人新患恶性肿瘤,7500人死于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是一个重大的负性事件和应激事件,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近三成的肿瘤患者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肿瘤患者存在抑郁比没有抑郁的死亡率高出20%。”汪波说,在临床实践中,肿瘤患者伴有抑郁的,如果没有接受正规干预和治疗,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一项纳入58项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概率是普通人的2-3倍。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24.2%,超过50%的心理痛苦是由情绪问题引起的。
    “有效的心理社会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的结局和生活质量。”多年来,汪波所率领的团队在肿瘤心理评估、干预及治疗领域领先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肿瘤住院患者心理痛苦动态评估及干预,肿瘤住院患者心理评估和干预覆盖率达100%。同时,重庆市肿瘤医院开设心理专家门诊、心理援助专线、心理咨询、举办心理沙龙等多种心理援助途径,有效减轻了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
    
    专委会合影
    重庆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的正式成立,意味着全重庆市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已经搭建起来,委员会将致力于做好肿瘤心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肿瘤心理公益科普宣传活动,展开跨区县合作,加强重庆市各区县及全国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之间的交流,为减轻肿瘤患者因疾病及其治疗带来的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