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报告】2016年长江国际肿瘤学术会议—肿瘤护理分会场
2016-11-01
重庆市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皮远萍作了题为“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的主题演讲。
皮主任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及心理痛苦管理现状,接下来又对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管理指南进行了解读;随后分别从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组织架构、组织管理、筛查评估工具、管理模式和质量监控等方面对我院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成效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台北医学大学台北癌症中心王新芳督导长作了题为“癌症领航护理”的主题演讲。
王新芳督导长首先指出癌症领航服务是指移出病患就医障碍,确保医疗的连续性;癌症领航员的工作就是帮助患者管理癌症,提供给癌症患者身、心、灵资源服务的先驱计划。然后,她结合台湾癌症医疗的发展趋势,分别从癌症全人全方位医护领航、病人需求、台湾癌症医疗趋势、癌症领航服务发展、TCC整合看诊领航服务及癌症领航员的角色与責任等方面,给我们诠释了癌症领航护理服务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她通过多个经典案例分享,给我们展示了台湾是如何开展癌症领航服务的。
湖南省肿瘤医院谌永毅副院长发表了题为“流程改进,提升护理服务精细化水平”的主题演讲。
谌院长从护理学科发展要求、护理服务改善三年行动方案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时代背景及医院发展要求出发,分享了湖南省肿瘤医院精细化管理护理经验及护理流程改善的十大策略和成效。最后谌院长针对如何提高护理精细化管理的效能进行了展望。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朱京慈教授发表题为“加速我国临床护理学科建设的思考”的主题演讲。
朱京慈教授介绍了什么是学科与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重点临床护理学科建设标准。她指出专业以学科为依托,而学科发展以专业为基础,护理专业作为一级学科,需要护理同仁们共同努力;之后围绕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加强护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她对加强临床护理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与构想:第一,明确学科建设目的;第二,增强学科建设意识;第三,制定学科建设目标与规划;第四,抓好护理学科建设的策略。
四川省肿瘤医院护理部王国蓉主任作了题为“基于肿瘤专科护士的整合照护—“1+6+N”护理服务模式”的报告。
王国蓉主任首先结合其个人的护理工作经历,说明了整合照护的重要性;然后分享了四川省肿瘤医院整合照护案例“1+6+N”护理服务模式。其中1是指医院和康复会联合打造1个肿瘤患者延续性治疗护理服务平台;6是指6个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实现整合无缝式服务,具体包括肿瘤康复与健康咨询小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专业小组、营养支持专业小组、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业小组、癌痛姑息治疗专业小组以及肿瘤放化疗专业小组;N是指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发展N种延续性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如肿瘤患者社会支持服务模式(组织年会及抗癌经验交流活动),乳腺癌患者“聚爱沙龙”,肠道癌患者“阳光之家”,肿瘤患者心灵关怀服务模式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养院黄华主任发表了题为“恶性肿瘤患者姑息(宁养)医学现状与展望”的专题演讲。
黄华主任首先回顾了姑息医学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姑息(宁养)医学的服务现状,她指出姑息治疗应该贯穿癌症治疗的全过程,临终关怀仅仅是姑息医学的一部分;接着介绍了姑息治疗的现状,她介绍到姑息治疗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Hospice为中心开展工作,另一种是以家居照顾为主的家庭式;然后针对姑息(宁养)医疗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她指出我们需要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姑息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