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胸外科成功实施首例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2015-05-18

辛师傅是一名建筑工人,身体强健,极少生病,自从三个月前得了一场感冒后,他开始天天咳嗽,特别是晚上常常干咳让他无法入睡。由于工作繁忙,辛师傅没有时间去医院做检查,只是在药店买了感冒药吃,但咳嗽的现象一直没有好转。在工友的劝导及家人的陪伴下,他来到重庆市肿瘤医院胸外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右上肺尖阴影,怀疑是恶性肿瘤,需要手术切除。
胸外科全体医师仔细分析辛师傅的病情,确定肿瘤病变在右上肺尖段,并且靠近肺门。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手术方式,大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术,但有一定的风险:因病变靠近肺门血管,操作难度较大;一旦切除的肺组织多,出现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恢复,还可能会导致肺功能下降;且肿瘤病变性质未知,如果盲目切除,对患者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胸外科主任江跃全带领团队多次会诊讨论,决定为辛师傅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据了解,该手术的难点在于精确定位病变所在的位置、解剖段支气管及血管,还需要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由麻醉医师开放气道,以此判断肺组织的切除范围。
綦俊副主任介绍说,近年来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胸外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早期肺癌治疗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早期肺癌患者实施该手术可以减少对正常肺组织的损伤,预后可达到肺叶切除术的效果,对患者术后恢复极为有利。该类手术也适用于局限于肺段的良性病变、孤立性肺结节、肺部毛玻璃样变等情况,以及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快、肺功能保存好的优势,但由于手术复杂,术前需要精确定位病灶,对外科医师手术技能要求非常高,目前在西南地区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并不多。
辛师傅已于日前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第四天顺利出院。
(供稿: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