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女艺术家理事会理事赵蘅女士寻根之旅
2015-04-10
4月7日,国际女艺术家理事会理事暨中国分会会长赵蘅女士来电,表示自己是1945年4月在重庆中央医院附属沙磁医院出生(我院前身),此次来重庆希望能够到出生医院了解更多信息,为其自传体新作收集素材。
据悉,赵蘅女士,中国著名女艺术家,作家,著名翻译家杨苡之女,翻译大师杨宪益外甥女,代表作油画《太阳很足的晌午》获全国建党七十周年美展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上午10点钟,赵蘅女士一行四人来到我院外科大楼,院纪委书记李华热情接待,并沿路为其讲解了医院的人文历史及规划发展。在院情展示厅,当讲解员马喆讲到1945年2月医院由中央卫生实验院沙磁卫生试验区医院改名为重庆中央医院附属沙磁医院时,赵女士深情地说“我就是在这一年出生的啊,这对你们,对我都是很有意义的一年。”随着讲解的深入,赵女士感慨道:医院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真的很大,这么多年她也参观过很多医院了,像肿瘤医院这样注重自己的历史发展,注重医院的文化很是难得。
在参观末尾,赵女士为医院献词:“只有在如此关爱生命之地才能唱响生命之歌!感谢赐予我生命的原沙磁医院,现重庆市肿瘤医院,感谢你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仁爱,谢谢!”
(供稿: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