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2025-02-17中医肿瘤治疗中心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公布新一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名单,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凭借其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特色及科普宣教成果成功入选。这是医院继2018年获批科普中国共建基地、2022年获批全国教育科普基地之后,再次成功获批的第三个国家级科普基地。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近年来,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中医事业,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医院顶层设计,实行“一把手”工程,从政策、基建、人才等多方面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助推中医肿瘤事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入选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文化资源整合,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厚植中医药文化底蕴  打造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高地

医院始终坚持以“中西医并重”发展理念,成立中医肿瘤治疗中心,创新开展中药饮片、针灸、穴位贴敷、中药封包等特色疗法,显著提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构建“防-筛-诊-治-康”全链条中医肿瘤防治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肿瘤精准医学”模式。近年来,医院牵头制定多项中医肿瘤诊疗共识,积极研发院内制剂,推动中医药在肿瘤领域的科研转化与临床应用。

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医肿瘤治疗中心先后成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国家区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国家“十二五”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重庆市中医肿瘤重点学科、重庆市中医名科、重庆市特色专科及重庆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

创新文化传播形式 构建多元化宣教平台

医院积极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矩阵,先后构建“一网一台两微六号”,注重品牌传播和全媒体布局。打造“胖熊医生”科普IP,拥有20多项制作精良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免费向市民发放与体验。参与编撰首套成体系的《肿瘤防治科普丛书》荣获2021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互动展区及声景体验空间,向公众展示中医药历史、经典名方及肿瘤防治知识。

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连续举办“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世界传统医药日主题活动”“肿瘤防治周”等公益活动,通过专家义诊、八段锦教学、中医科普讲座等形式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深化数字化传播:联合搜狐、新浪、良医汇等媒体平台打造《中医肿瘤康复讲堂》直播科普中医养生及肿瘤防治知识,制作科普短视频500余期,全网浏览量破3000万,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化宣教网络。

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医院将科普工作放在肿瘤防治前沿,不断创新科普服务理念,并以“重庆中医肿瘤防治”为平台,组建了87人的中医科普志愿专家团队,年均服务时长超1000余小时。团队通过开展科普创作、讲座、义诊、直播、教学等宣传活动,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能讲会写的中医肿瘤科普人才,在各类比赛中斩获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近年来,中医药专家团队深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系列“送健康”活动500余场,推动中医药文化“接地气、惠民生”。同时,医院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面向“一网一链”单位(“一网”是指“市级—区域级—区县级”肿瘤防治网络;“一链”是指区域协作的涵盖肿瘤登记、科普宣传、预防筛查、规范诊疗、康复管理的完整诊疗服务链。)及中医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培训及专题讲座,将中医药文化传播经验向基层医院分享和推广。

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独特价值,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让中医药文化瑰宝焕发时代生机,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