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通过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初验

2025-07-22后勤科

2025年7月18日,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示2023-2024年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初审通过名单,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凭借能源管理、技术创新等领域成效,从全市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这一荣誉既是对医院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肯定,也为全市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本。

在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工作。面对节能降耗挑战,医院秉持“制度先行、管理为基”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节能管理体系。医院领导重视,形成跨部门协同格局;将能耗指标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医院把节能融入日常运营各环节,构建节能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制定能源管理、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制度规范,提供制度保障。

数字赋能节能管理。持续升级能耗监控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与分析能源消耗,及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同时,委托第三方能源审计机构全面评估医院能源使用状况,精准找出不合理处与潜在节能空间。此外,医院定期开展节能工作评估总结,完善节能管理体系,确保节能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实效。

创新驱动,绿色改造全面推进。医院以绿色化改造为抓手,建筑外窗贴膜降低夏季空调负荷;空调系统智能调控实现冷源设备集中管理。在可再生能源应用上,建电动汽车充电桩倡导绿色出行。医院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用能耗管理与主机末端一体化综合维护新模式。此举成功将能耗指标降低10.6%。

在节水护水方面,医院普及节水型器具、实施管网改造并开展水平衡测试,对食堂、中央空调冷却塔等重点用水区域进行节水改造,结合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管控用水量。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医院严格执行“四分类”标准,合理配置带统一标识的分类容器,用专业设备处理餐厨垃圾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节能工作推进需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医院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教育营造节能文化氛围,如开展“世界水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普及节能知识技能;食堂设“小份菜”“按需取餐”标识,推广节约粮食、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理念;鼓励绿色出行,引导职工将节能理念转化为日常习惯。

经持续努力,医院节能成果丰硕,2023-2024年单位人均综合能耗达地方标准引导值,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万元收入能耗小于80元。绿色发展无止境,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通过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初验为契机,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站在新起点,医院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深入推进节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