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参加2025 年重庆市肿瘤防治慈善文化节
2025-09-24麻醉科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为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提升医学人文、促进医患和谐,助力肿瘤防治发展,9月24日下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相关部门在医院门诊广场举办2025年第三届重庆市肿瘤防治慈善文化节。活动融合科普展览、慈善体验与社科普及,打造集公益、文化与互动于一体的科普盛会,普及癌症知识,传递关爱与希望,凝聚社会力量,共筑健康未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亮相本次文化节,通过趣味科普与互动体验传播围术期安全知识,传递医者温度。
活动现场,麻醉科“一麻舒心”科普展位前人头攒动,“看得见的麻醉操作”成为最大亮点。在视频喉镜下气管插管体验区,莫钧主治医师手持视频喉镜,向围观市民演示气管插管的关键步骤:“这台带摄像头的喉镜能清晰看到气道结构,让插管更精准安全,尤其适合肿瘤手术中体位特殊的患者。”市民们纷纷驻足观察,亲自操作体验,不少人拿出手机拍摄操作过程,记录专业知识点。
杨静副主任护师耐心十足,通过仿真操作手臂,不仅细致示范穿刺时的进针角度把控、手法轻重技巧, 还特意放慢每一个动作——从皮肤消毒的力度到进针时的轻柔推送,一步步展示如何减少不适感、避免疼痛。清晰可见的操作细节,让在场市民直观感受到医疗技术的严谨,更被护理人员的耐心与温柔所打动。
针对手术患者及家属关注的术后镇痛问题,特意设置了镇痛设备展示区。通过实物陈列与现场讲解,帮助大家清晰知晓术后如何科学缓解疼痛,打消对术后不适的顾虑。
现场循环播放的科普视频,系统介绍了麻醉前访视流程、复苏室功能、癌痛治疗有效方法鞘内泵等内容,从术前评估到术后苏醒的全流程科普,帮助市民打破对麻醉的片面认知,让市民对麻醉诊疗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以前总觉得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今天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精细操作和安全保障。”刚体验完模拟插管的市民朋友感慨道。
肿瘤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与疼痛控制对康复至关重要,此次科普活动通过“体验+讲解+视频”的立体模式,既消除了公众对麻醉的认知误区,也传递了科学镇痛的理念。未来,科室将持续参与此类公益科普活动,把专业医疗知识送到市民身边,为肿瘤防治事业注入麻醉学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