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新闻·人物】“救火铅衣侠” 负重30斤 与时间赛跑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朱婷文刘润任君图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楼负一层血管与介入科,摆放着一乒乓球台,是科室主任李庆东专门放在这里,原本打算给科室成员休息时锻炼身体所用,然而,一年时间里,球台被使用次数没超过3次,忙碌时,科室里的医护人员甚至来不及看它一眼。距离乒乓球台不到10米的另一房间,叫介入治疗室,是真正上演忙碌的地方,每天手术排得满满的,手术室里,医生负重30斤重同时,紧急“救火”,给了一个又一个病人生的希望。深夜11点,“救火”12月16日晚10点左右,该院妇科一位病人出现大出血,需要紧急抢救,通过介入手术治疗进行血管栓塞止血,是最佳方式。深夜11点,介入治疗室外,实施手术人员全部到齐,此时,距离收到急诊消息不超过10分钟。进入手术室前,还有一场争分夺秒的“装备战”要打,常规手术服、手术鞋等准备完毕,更要穿戴铅装备,铅眼镜、铅围脖、铅衣,全部装备上身,总共约30斤。手术环境中,需要借助DSA血管造影机操作,射线围绕,这些装备,只能为医生起到一定的屏蔽防护作用。▲刘亚穿上铅衣▲铅衣、铅帽、铅眼镜,穿戴了一系列“铅装备”通过造影显示,病人出血部位明显,医生精准地超选血管进行了栓塞止血,一个多小时下来,手术顺利,止血彻底。第二日,李庆东去查房,看到那位女病人生命体征逐步平稳,很是欣慰,团队成员深夜负重劳累,又一次挽救了生命。“这就是我们‘救火队员’的日常。”李庆东习惯将自己和科室成员称为“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