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宫颈癌疫苗终于要来了!每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该病,26岁之后接种无效?…这些你都得知道!

2016-07-20

    
    华龙网讯 从昨天到今天,龙哥的朋友圈都被这条新闻霸占:千呼万唤的宫颈癌疫苗终于将在内地上市,注射疫苗不用再去香港或国外。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昨日宣布,葛兰素史克(GSK)希瑞适(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获得上市许可,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
    希瑞适是首次申请在我国上市的新疫苗,研究数据表明在国内目标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国外具有一致性。该疫苗的批准,为我国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希瑞适在中国注册用于 9 到 25 岁女性的接种,采用 3 剂免疫接种程序,并有望在明年年初正式上市。
    每年约有13万新发宫颈癌病例
    据了解,宫颈癌是我国15 岁至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癌症,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例。每年,中国的宫颈癌病例占全球的28%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分钟即检查出一例新发病例,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
    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显示,2012 年,我国估计新增大约有 6.2 万新发宫颈癌患者,总粗发病率为9.4 /10万人/年。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发病率较东亚地区及世界平均水平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发病人数量占了全球的 12%。
    曾有大量内地游客赴港打疫苗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早在十年前,HPV疫苗就已获准在香港上市。根据香港药剂师学会的资料显示,自2006年11月至2014年,约8.85%的女性接种HPV疫苗,其中还包括未必打足全套3针、非香港永久居民等情况。
    201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HPV疫苗进行了补贴,由最高3600港元/人的价格降至1400港元/人,补贴幅度超过60%。此后,在香港接种HPV疫苗才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吸引了大量内地游客前往。
    今日,记者从重庆市肿瘤医院获悉,该疫苗有望在年内正式上市。就市民所关注的问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肿瘤医院妇瘤科学科带头人周琦教授答记者九问,深谈关于HPV疫苗的系列问题。
    「关于HPV疫苗九大疑问」
    Q1:HPV疫苗是什么?
    HPV(Human papillomavirus)中文名称为人类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在性交或口交过程中可进入生殖器、口腔或是咽喉,从而导致传染。研究发现,99.7%的子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HPV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HPV感染不仅容易且不被察觉,因此疫苗在风险预防中就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Q2、感染HPV病毒就等于患癌吗?
    几乎所有(99.7%)的宫颈癌都是 HPV 感染所引起,不同类型的病毒带来的健康风险也各有差异。HPV有100多种亚型,大约14种类型的HPV可以使宫颈发生癌变,称为高危型HPV。大部分的 HPV 感染(50%~90%)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 2 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导致长期的危害和导致宫颈癌发生。只有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间隔一年以上的时间连续两次检测出同一型别),才会进展为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这12种高危HPV在我国女性的感染率是14.2%。而高危HPV中的HPV16和HPV18两种高危病毒造成了全世界大约70%的宫颈癌病例,而这个比例在中国更高,大约是86%。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大约5-10%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无关,而且预后不好。
    Q3、注射疫苗就可以预防宫颈癌?
    2008 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现 HPV与宫颈癌关系的德国科学家 Harald zur Hausen,他首先发现了HPV导致宫颈癌,在以后科学家对HPV导致宫颈癌致病机制进行大量、深入研究,最终证明人 感染HPV,病毒整合入机体细胞是引起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理论上能够预防 HPV 持续感染,就应可以预防宫颈癌。HPV出感染宫颈上皮外,还可以感染阴道,外阴,口腔甚至食管,目前认为直肠癌、胃癌也与HPV感染相关。
    Q4、26岁之后接种疫苗还有效吗?
    适合接种 HPV 疫苗的年龄,各个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机构建议都不一样,全球范围内是 9-45 岁。此次在中国国内获批的疫苗适用于9岁-25岁的女性人群接种。
    人群注射疫苗的有效性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关键看性生活,HPV对无性生活的女性效果最佳。如果女性一旦有了性生活,感染HPV的机会大大增加,很多时候女性已经感染了HPV只是自己不知道,这时候专家一般不会推荐再接种HPV,而是定期进行宫颈筛查。所以女性注射HPV疫苗的最佳接种人群是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初潮前后接种效果最佳。另外因为小孩子的免疫机制比大人好,打了疫苗产生的抗体会比成人要高。注射HPV疫苗前无需检查HPV感染状态。
    Q5、注射疫苗后有什么副作用?
    一般讲HPV疫苗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全球已有超过570万人注射接种了HPV疫苗, HPV疫苗是基因工程装配合成的病毒壳疫苗,不含病毒DNA,所以不致病。 病毒都有遗传物质,只有DNA整合、复制才可以引起感染。注射用疫苗是基因工程通过改变它的外壳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制成的疫苗保留了它的抗原性,但并没有感染性。从疫苗上市后的研究结果及WHO统计数字来看,这种疫苗也是安全的。总体来说HPV疫苗的耐受性好,副反应轻,疫苗在其他国家地区上市后记录的副反应中,以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晕厥、虚弱等为最常见,一般情况不需要特殊处理。也有些观察发现,接种疫苗后出现晕厥情况,所以建议接种后在诊所观察15分钟。这种晕厥不是HPV疫苗独有的特性,在青少年中接种其它疫苗后,也有这种晕厥几率增加的表现。
    据文献报道,截止2011年有72例注射后死亡发生,其中34例得到确认,并没有发现这些死亡和疫苗注射有关。其他的严重副反应如疫苗相关的静脉血栓,过敏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Q6、注射疫苗能“一劳永逸”么?
    我们的回答是:不能!HPVl6 和18是最主要的高危型HPV,70%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型HPV导致的,所以目前的HPV疫苗主要是针对这两型HPV,换句话说,目前已经上市的3种HPV疫苗(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均不能覆盖所有HPV病毒,换句话说可以预防大约70%宫颈癌。接种过 HPV 疫苗,依然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Q7、宫颈癌预防有几种措施?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肿瘤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注射HPV疫苗,主要适用人群为9-26岁的无性生活的女性;同时还需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生殖道感染后等。
    二级预防:21岁以上的女性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或TCT检查的宫颈筛查(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也要做),如果以上检查发现高危型HPV阳性或细胞学异常,可以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子宫颈上的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判断是否处于癌前病变。
    三级预防:对宫颈高级别病变,应该正确的及时干预,宫颈锥切等,判断其是否为更严重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浸润癌等,由妇科肿瘤医生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可以说,如果这样定期做防癌检查,可以及早阻断子宫颈癌发展。
    Q8、目前宫颈癌防治是什么情况?
    虽然随着HPV预防性疫苗的应用,会越来越显现出一级预防的作用,事实上,在全面接种疫苗20年后才会体现一苗接种后宫颈癌发病率下降。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尽管 HPV疫苗是宫颈癌预防的重要一步,而合理有效的宫颈癌筛查依旧是预防宫颈癌的最佳方法。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其中包括 HPV 检测)已经相当成熟,所以30岁以后定期宫颈癌筛查对于已经有性生活或 HPV 感染的女性更加重要。遗憾的是,我国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不到适龄女性的14%。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需要对接受筛查的女性达到一定人群覆盖面、高质量的筛查技术,以及对经筛查发现的子宫颈病变及早期子宫颈癌及时予以干预和治疗。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很难统一达到新的宫颈癌筛查指南的水平,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筛查策略。综合国内外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进展和我国的国情,可以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技术的水平和可及性,选择细胞学或高危型HPV检测。部分资源缺乏地区,可以采用VIA/VILI的方法进行初筛。另外,针对我国缺乏细胞学医生和 HR-HPV 价格过高的现状,一些初筛方法,如荧光检测、DNA倍体检测、叶酸受体检测等,也尝试在筛查中应用,但由于缺乏大样本临床数据,目前尚没有定论。中国阴道镜与子宫颈病理学会为此形成了专家共识,将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子宫颈癌筛查指南和管理规范,以促进我国整体筛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
    Q9、我们都应该知道的宫颈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是所有人类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可以预防及早期治疗的癌症。但接种了HPV疫苗,不代表就100%预防了宫颈癌,因为当前的疫苗未能针对全部致癌的病毒亚型(14种高危亚型,目前批准上市疫苗只能针对其中16、18型两种亚型),所以HPV疫苗不能替代定期应做的宫颈癌筛查!
    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而且还有癌前病变期,因此为我们发现治疗病变提供了很大可能。宫颈癌防治的重点是要定期筛查,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检查确定病变的迹象,马上进行相应的治疗就可以痊愈。
        原文链接:http://news.cqnews.net/html/2016-07/19/content_37757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