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用磁性纳米探针捕捉早期卵巢癌
2016-03-24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珩)3月23日,记者从市肿瘤医院获悉,该院周琦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将纳米技术运用于早期诊断卵巢癌上,以增强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并由此发明了一种诊断卵巢癌的磁性纳米探针。该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于日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这是因为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卵巢癌早期很少有症状。”周琦说,临床上,80%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30%左右。
因此,卵巢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成为关键。据了解,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卵巢癌筛查手段即对肿瘤标志物CA125的检测,但该检测仅对晚期卵巢癌的敏感度较高,可达90%,而早期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仅有50-60%,而且在其他妇科疾病中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炎症中均有升高,所以从总体上说,该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并不高。
在多年研究中,周琦将目光放在了纳米技术上。她和她的团队发现,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导向性、生物相容性和磁场响应性等特点,“如果将磁性纳米粒子加到现有的检测设备中,可能会大大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周琦说,通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这些粒子能很敏感地捕捉到早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A125,利用该原理制作的磁性纳米探针,将为卵巢癌早期筛查与预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据悉,该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原文链接: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16-03/24/content_1900776.htm
原文链接: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16-03/24/content_1900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