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世界癌症日:七成癌症患者需带瘤生存

2016-02-16

    
    
            新华网重庆2月3日电(陈艳秋 通讯员刘佳心 程风敏)家住渝北区的罗先生,今年55岁,每天习惯着早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如果没人告诉,谁也不会知道他是一位癌症患者。5年前,他查出患有前列腺癌时已经出现骨转移,失去了手术最佳时机,只能采用抗雄激素药物来控制病情。经过一年的积极治疗,罗先生能够正常上班工作。     
    
            明(4)日是第17个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 CAN,I CAN)”。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吴永忠说,由于肿瘤发病具有较强的隐匿性,超过七成的癌症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阶段,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对于这类患者,带瘤生存或许是一种更好地选择。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预计,中国2015年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的死亡病例超过280万。而在重庆地区,2014年新发肿瘤8万人左右,癌症死亡病例超过5万人。     
    
            吴永忠说,肿瘤是一种慢性病,其病情发展有一个过程,不能治愈,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一样终身存在。对于中晚期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期,选择带瘤生存较为务实。同时年龄太大的患者,身体各种机能都已经退化,无法耐受手术、化疗,此时也不必考虑消灭肿瘤,可以选择单独放疗或其他治疗,从而做到带癌生存。     
    
            带瘤生存就是不治了吗?吴永忠说,带瘤生存不是听之任之,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模式。肿瘤治疗目前提倡综合治疗,它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多种方式。医生可以根据肿瘤病理检查结果、病程、发展趋势等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原文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2016-02/03/c_1117981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