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肾癌发病率持续增加 男性年过40最好定期体

2015-03-16

    
    
            人民网重庆3月13日电 在第十个“世界肾脏病日”来临之际,记者从重庆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获悉,在我国肾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持续增长,已经位列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二位,需引起人们注意。     
    
          警惕肾癌的“沉默寡言”     
    
          家住四川南充的李浩(化名),今年24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半个月前自己到医院去做入职体检,没曾想,做彩超时医生告诉发现右肾有一个肿块,这下慌了神,赶快到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医生很快便安排了手术治疗,术后被确诊是肾癌。     
    
          “我怎么会一点感觉也没有?”,李浩面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重庆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罗宏表示,与其他癌症相比,肾癌是一个“沉默杀手”。早期的肾癌基本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临床上九成以上的肾癌患者都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中无意发现的。     
    
          肾癌的“沉默寡言”与肾脏的生理机制不无关系,罗宏解释说,人体的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每一个肾单位都是一套微小而精密的过滤系统。这数百万个肾单位并不是同时工作,而是实行有规律的“轮休制”。这样的生理机制可有效保护肾单位的功能,使其不至于“过劳死”。然而这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那就是会使人们难以觉察到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如果真正等出现血尿、腰痛和腰腹部肿块等典型症状时才去就诊,病程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间,获得治愈的可能性不大了。     
    
          吸烟、肥胖等因素使肾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谈及哪些人易患肾癌?”罗宏表示,肾癌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可见于各个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83∶1,城市地区是农村地区发病率的4.31倍。在我国,肾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发病率翻了一番,已经接近膀胱癌位居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二位。     
    
          肾癌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但已研究证实,其发病与遗传、吸烟、肥胖和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老年人膳食中能量、油盐摄入过高,导致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近70%、超重肥胖率超过30%。正是这些吸烟、肥胖等外在因素造成了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项研究则表明,经常晒太阳的男性,患肾癌的风险降低了24%~38%。     
    
          40岁以上的男性最好每年做一次肾脏B超     
    
          虽然肾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早期肾癌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却可达90%以上,因此定期体检就显得很重要。罗宏建议年过40岁的男性应坚持每年进行肾脏B超检查,尤其是有肾癌家族史,或罹患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特别是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高危人群更要注意。     
    
          预防肾癌人们要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罗宏提醒,在生活中应戒烟、不过量饮酒,不喝太多咖啡,避免熬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适当锻炼;避免放射线侵害,防治滥用激素,减少化学性致癌物质的接触;不食用霉变腐烂腌制食品;不滥用止痛药等药物。     

        原文链接:http://cq.people.com.cn/n/2015/0314/c365414-2415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