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重庆建成肿瘤遗传资源生物标本库

2015-09-01

    
        肿瘤,让人闻之色变,但实际上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重要的肿瘤密码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里,许多有关肿瘤的答案可以在病人的血液里、组织里去研究寻觅。
        8月14日,经市卫计生委验收,重庆首个肿瘤遗传资源生物标本库成立,入库肿瘤标本已达17万份。昨日,重庆晚报独家对该标本库进行打探。
        零下80度超低温保存
        重庆首个肿瘤遗传资源标本库设立在市肿瘤医院门诊四楼,标本冻存室位于门口第一间,五台零下八十度的超低温保存箱赫然眼前。研究员刘兴明戴上防护手套后打开保存箱,肿瘤病人血液以及组织标本分门类保存在若干冻存盒中,随机抽出一个血液样本冻存管。“每个冻存管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知道患者的基础信息,比如病种、病程、治疗方法等等。”
        已存17万标本
        “癌症依然有诸多未解之谜,而解开谜题的密码就在肿瘤患者身上。”肿瘤生物标本库、肿瘤学实验室主任辇伟奇说,如何保留完整病例信息的标本一直是困扰临床科研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重庆市肿瘤医院2010年开始着手建立肿瘤生物标本库。目前库内收入的肿瘤样本品种齐全,涵盖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十几个病种,每种肿瘤主要采集血液、组织、体液三类生物样本,迄今已有54767例、170660份肿瘤标本入库。
        标本中,有来自肿瘤患者的,也有来自重庆市每年例行的五大高发癌症筛查资料中高危人群的,每一份标本的来源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构成了重庆人自己的肿瘤密码库。而这些肿瘤生物标本库内的大量素材资源,将为有需要的科研机构找到新的癌症靶点提供有效服务。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冉文 记者 严艺菲 实习生 易舒挺 摄影报道
        在标本库中,重庆晚报记者请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陈锐博士为我们挑选了几种高发癌症在不同期别时,人体组织所可能呈现的不同状态。总体来说,越是到癌症后期,因为癌细胞浸润程度变高,组织状态就越显群魔乱舞。
        肺癌
        市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綦俊解读
        早期 患者基本上没有明显不适,肿瘤小于等于3CM。5年生存率为70%-80%。
        中期 肿瘤开始变大,淋巴结开始有转移。5年生存率为20%-50%。
        晚期 病灶出现转移,可能对各脏器出现损害,5年生存率小于等于5%。
        乳腺癌
        市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刘晓渝解读
        早期 乳房出现无痛包块,包块小于2厘米,若进行治疗,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中期 包块开始长大并腋窝出现肿块,5年生存率在40%-80%。
        晚期 癌痛出现,全身皆可能转移,5年存活率在10%左右。
        原文链接: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15-09/01/content_457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