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周琦:“预防”就是救人
2015-06-15

检察印象
■遏制腐败,应在预防、教育上下功夫,因为犯罪一旦发生,对社会、个人、家庭和单位都是很大的损失,后果难以挽回。
■现在公共建设领域项目多,检察机关应该重点对这些行业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力度。
■检察机关可以推行职务犯罪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预警信息分析平台,依托“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等,监督工程建设动态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人物档案
周琦,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中国医师最高奖“中国医师奖”“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等多项称号。
受《声音周刊》编辑部的委托,笔者采访周琦代表,约了几次,她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做手术,或者在基层调研。前几天,笔者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她说,接受采访的时间也只有一小时,因为她还要到重庆万州参加一个全国农村癌症防治适宜技术试点的启动及现场培训工作会。
怕堵车,笔者提前一小时到达约定地点,没想到刚坐十几分钟,周琦也如约到来,原来她也怕堵车耽误采访,提前出发。严谨、认真、“言必行,行必果”,正是她的一贯风格。
卫生领域应有“基本法”
在医疗系统工作了32年,周琦说,她越来越感觉到国家专门出台一部卫生法的必要性。“卫生法是一部基本法,国民健康权利保障和医疗体制改革迫切需要这样一部基本法,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小宪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于2011年提交了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卫生法的议案。据悉,这一议案已被全国人大列入五年立法规划。
周琦介绍,她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公共健康危机有效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重大突发传染病的疫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重大疾病的流行蔓延趋势依然严重威胁着群众健康。
“诸多问题需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和协调。”周琦说,卫生领域缺大法。一些基本的、原则性、刚性问题还没有用法律加以明确,关于健康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范分散在各个卫生单行法中,而且现行的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医疗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制定一部卫生法可以说迫在眉睫。
作为卫生医疗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周琦对卫生体制改革,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关注最多,投入的精力也最多。
“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卫生体制改革中,乡村医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周琦介绍,乡村医生是农民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是国家三级医疗网络体系的网底和基础,可是,他们收入微薄,行医受限,无奈地游走于灰色地带。
2009年参加全国人代会前,周琦特意到重庆市江北区双溪镇作了一项关于农村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的调查。现状令人吃惊:这里的村级卫生室医生有三分之二都没有执业资格。而按照卫生部有关要求,到第二年(2010年),全国绝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才能行医。
周琦又到其他区县进行了调研,发现情况同样不乐观,村卫生室面临的人才困境主要原因是:医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很少愿意到基层工作,而现有的乡村医生都是依靠自学成长,很少有进修和晋升的机会,很难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为此,周琦连续几年提交了“修改医师法”“特设乡村医生认证体系”“建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长效机制”等议案和建议,呼吁政府制定政策提高村医待遇,改善村医工作环境,加强执业培训,在农村地区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考试认证、准入制度和培训机制,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这些年来,政府及医疗部门对村医加大了培训力度。
建议建立癌症早诊早治普及保障机制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非常开心,听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提高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保障水平。’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这其中肯定有我多年持续建议的一些功劳。”周琦回忆当初参会的感受时,脸上仍洋溢着喜悦。
她向笔者介绍,乳腺癌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之首。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我国乳腺癌患者数量正以每年3%至4%的速度递增。宫颈癌是当今妇女第二位常见癌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有13.15万人,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每年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两癌”防治直接关系到妇女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经济发展。
“面对严峻的抗癌形势,作为国家癌症早诊早治专家组成员,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周琦非常忧心,如何立足本职,运用所学,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肿瘤防治事业,进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成为她近几年履行代表职责的主要方向。
作为重庆和西部地区肿瘤预防与控制的领军人物,周琦长期坚持工作在肿瘤防治第一线,致力于肿瘤预防、规范化治疗和降低肿瘤诊疗医疗成本等领域研究。为充分了解西部地区癌症防治现状,她曾多次赴陕西、四川、重庆、贵州、新疆南疆等地的医疗机构进行专题调研及征求建议。
结合自身30多年肿瘤防治工作经历,这些年来,她先后提交了“关于建立癌症早诊早治的普及保障机制”“关于建立全国性宫颈癌防治计划的建议”等多项议案建议,提出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全国性的子宫颈癌防治计划,使癌症预防从单纯的医生行为转向政府支持、社会关注、医生与广大妇女共同参与的行为,形成中国宫颈癌防治模式;在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开展基础防治工作并建立档案,由妇科肿瘤专家培训基层医生,进而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
作为全国妇科肿瘤专家团队的一员,基于工作实践,她建议在农村全面开展女性“两癌”筛查。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到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专项,从呼吁癌症等重大疾病严重影响医疗保障水平,到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肺癌等12大类疾病纳入保障和救助等重大政策的出台……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均有周琦认真履职、积极推动的作用。“救治一位病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周琦说。
预防职务犯罪要联防联建
谈到检察工作,周琦感叹道,改革开放后,由腐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中央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亦越来越大。在惩治职务犯罪方面,检察机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琦认为,与惩治职务犯罪相比,预防职务犯罪同样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医院一直与检察院有很好的合作。多年来,医院与所在地的沙坪坝区检察院开展联防联建,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周琦强调,遏制腐败,更重要的还是应在预防、教育上下功夫,因为犯罪一旦发生,对社会、个人、家庭和单位都是很大的损失,后果难以挽回。
为此,周琦建议,检察院应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上进一步下功夫,着力构建“检院”“检校”“检企”等预防体系,让预防职务犯罪见成效。如,举办专题预防讲座,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单位等活动,着力增强职工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
周琦还谈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公共建设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纷纷上马,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但公共建设领域项目多、市场竞争激烈,很容易引发腐败问题,有的甚至升级演化为一种行业贪腐“潜规则”,检察机关应从制度建立入手,加大对这些领域的职务犯罪防控力度。
如何探索公共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发生的内在规律,构建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应成为当前检察机关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此,周琦建议,检察院可以推行职务犯罪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预警信息分析平台,依托“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工程质量监督、招投标管理信息、经济审计等途径,监督工程建设动态信息,及时报告和反馈评价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还可以建立健全预防宣传机制和警示教育机制,借助媒体力量,加强公共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同时,运用预防调查、预防咨询、检察建议等手段帮助建章立制,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