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老中医与“癌症”战斗的日子

2015-05-08

    
    
            本期主持     
    
            如今,耳顺之年的李配富没有忘记年轻时的梦想,为了将中医发扬光大、让中医走进寻常百姓家,直到今天,他还在不懈的努力着。李配富用他的微笑创造奇迹;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他用行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母亲生病 他立志从医     
    
            15克丹皮、10克黄连、15克白术……在重庆市肿瘤医院的中药房里,一位老中医正在检查昨天才运来的这批中药。     
    
            “这批药质量还是挺不错的。”他拿起了几粒中药,放在嘴里尝了尝。     
    
            他叫李配富,从事中医药研究已经五十年了,帮助不计其数的病患共同与癌症战斗,谁曾想2011年的一次常规身体检查,李配富却查出了恶性肿瘤。     
    
            李配富的老家在川东华蓥山的万里坪,那里依山傍水、峰峦叠翠、人文茂秀、名医辈出。童年时候的李配富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学校停课,和当时大多数青年一样,李配富不得不离开学校,中断学业。     
    
            “当时觉得特别茫然,从小到大只是读书,突然不能上学,我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突然间离开学校,这让李配富非常不适应。     
    
            一天,李配富的母亲生病了,找了好几个医生来为母亲看病,可每一个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都不一样,吃了医生们开的各种不同的药,也没有能让母亲的病好起来。“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吃了药也没有效果,医生看了病说得也不一样。”李配富回忆道。     
    
            为了把这个事弄明白,李配富心想,反正学校也没办法去学习了,加上本来从小也对“歧黄之术”感兴趣,干脆自己去学医。李配富买了一些医学类的书就看了起来。     
    
            为了系统专业的学习中医,母亲为李配富在当地找了一位名医蒲国彦,随即拜入他门下,正式步入杏林,接受传统的师承教育。“跟着蒲老师学习中医两年后,平时街坊四邻什么小毛病,都会找我给他们看,由于效果不错,我在当地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医生。”     
    
            十三年收藏患者病历本一万多册      
    
            离开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小镇,李配富应征入伍,在部队里当了好几年的军医。     
    
            退伍后,李配富又在医院工作了两三年,从事临床医学工作,1988年,李配富才到重庆市肿瘤医院,继续从事肿瘤医疗工作至今。     
    
            李配富看病极为认真、一丝不苟,为下一次病人看病取得更好的疗效,病案记录非常详细,从2002年起,李配富开始收藏病人的门诊病历本。     
    
            “平时患者多了,不可能每一个都记得清楚,那我就把他们的病例记录得详细一些”。说着,李配富从门诊旁的一个小房间里的柜子里,拿出了一沓病历本,其中一本上面写着2006年的日期。“每次给别人用的什么药,这药是有效还是没效,你都得去分析总结,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李配富每次都会给第一次来看病的患者建议,让他们多花五毛钱,多买一个病历本,一个病历病人自己拿回去留着,另一本李配富就收起来,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研究。     
    
            “大部分病人还是理解的,偶尔有病人不愿意多花那五毛钱,我就自己出钱,给他们买一个病历本。”     
    
            十三年过去了,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已经堆了好几摞病历。加起来少说也得有一万多本了。而李配富说,这个“小传统”将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个工作不能够改变,这是我们总结医疗技术、提高疗效都不可或缺的。”     
    
            晴天霹雳 癌症专家遭遇肿瘤     
    
            2011年3月,本来早该接受体检的李配富,因工作繁忙而耽搁了体检的时间。谁知和肿瘤战斗了一辈子的他,一去体检,就查出了恶性胸腺瘤。     
    
            很多人在获知自己患了肿瘤后,都会恐惧颓靡,然而,在得知病情的当晚,李配富还继续伏案,写他那本40万言的《中医继承创新心悟》。     
    
            “刚查出来的时候,其实我心里一点也不担心,也不害怕,我总觉得人总是会走的,不管你活到一百岁还是两百岁,都会有那一天”。现在回忆起来,李配富还是十分淡然。“但是,人走的还是要有意义,我还是希望能为其他人带来一些什么东西。”     
    
            不久,李配富接受了手术,通过中医治疗和一个疗程的“放疗”后,他的病情已基本痊愈。“之所以会患这个病,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年太累了,没有及时解压,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李配富总结到。     
    
            做完手术后三四天,李配富就急着出院回家了。在手术前,他的门诊时间是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下午,从来没有停诊过,而这次突然停诊,很多病人都打来电话询问。出院后没来得及休息,他又急急地回到医院,一边自己治疗一边给病人看病,只不过门诊时间暂时调整成了半天。     
    
            用微笑创造奇迹     
    
            如今的李配富虽然已过耳顺之年,身体做完手术后,还处于恢复期。可每次坐诊,为了能让更多的患者排上队、看上病,李配富早上六点半左右,就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一坐就是整整一天,甚至常常连吃饭都顾不上。     
    
            找李配富看过病的患者,都对这位慈详的老中医有着极深的印象,他对病人态度极好,非常有耐心。有患者说:“别看他是一个大男人,对病人可是轻言细语,一句话没听懂,他就给你慢慢解释。”     
    
            在这声名满载的耳顺之年,李配富没有忘记年轻时的梦想,为了将中医发扬光大、让中医走进寻常百姓家。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为病人撑起了一片蓝天。大医精诚,大爱无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李配富用他的微笑创造奇迹;用几十年的风雨兼程,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原文链接:http://cq.cqnews.net/cqztlm/2015-05/08/content_34158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