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首届中意女性肿瘤重庆论坛在渝举办
2015-06-19

光明网重庆6月18日电(记者李宏 通讯员刘佳心 程风敏)“关爱女性 中意同行” 由中国癌症基金会、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和重庆市肿瘤医院主办首届中意女性肿瘤重庆论坛今天在渝举行。
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于中意100余名妇科肿瘤、乳腺肿瘤、头颈肿瘤、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影像学、病理科、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知名专家,通过加强妇科肿瘤专业领域国际最先进理念和成果广泛的学术交流,增强和完善多学科合作,进一步规范诊治技术,不断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妇科肿瘤的诊疗水平。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尹祖海,意大利驻重庆领事馆总领事马斐同,Franco Naccarella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意大利卫生部医疗部总长Ranieri Guerra,意大利药检局主席Sergio Pecorelli,泰迪罗医疗系统集团董事长Giorgio Moretti等意大利专家,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乔友林教授,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重庆市癌症中心主任吴永忠教授,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周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郄明蓉教授,重庆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曾晓华教授就女性恶性肿瘤预防、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自来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医疗机构的专家同行120人参加研讨会。中意两国圆桌会议还打成共识,就今后加强对重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肿瘤专业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医药企业的合作进行了的深入对话。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候任主委、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周琦教授介绍:妇科肿瘤恶性程度最高的是卵巢癌,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症状,70%以上的患者来院就诊时都是晚期,而且近年农村地区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为值得警惕。
周琦教授介绍,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卵巢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其中恶性肿瘤主要是指卵巢癌,除卵巢上皮癌外,还有来自卵巢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年轻妇女,平均年龄为18~21岁。20岁以下的卵巢肿瘤患者中,近60%为生殖细胞肿瘤。而卵巢上皮癌在20岁以下发病者罕见,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70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诊断技术提高、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癌症登记制度的完善有关。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世界新发卵巢癌23.87万例,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全世界死于卵巢癌约为15.19万例,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在重庆,2014年卵巢癌发病率为3.72/10万,也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1200多卵巢癌的新增患者。其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发病率均呈平稳趋势,农村地区卵巢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周琦教授说,虽然卵巢癌发病率没有子宫颈癌高,却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主要是因为卵巢位于盆腔深处,多数患者早期无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即使出现症状也是非特异性的,如月经紊乱,轻度胃肠不适如腹胀、食欲下降等,有时可因压迫直肠或膀胱而出现尿频、便秘、大小便困难等,致使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而出现包块、腹水等来就诊时,70%以上的患者都是晚期,而且卵巢癌的预后效果又不好,容易复发转移,因此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周琦教授说,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足月妊娠和哺乳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而无孕产史的妇女发生卵巢癌的风险有所增加;如果患有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增加卵巢癌风险;遗传因素方面,在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患者中,BRCA1和BRCA2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分别达54%和23%。周琦教授提醒下列五类高危人群需警惕卵巢癌: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或结肠癌患者的女性;月经初潮早、未孕、晚孕、绝经晚的女性;长期服用促排卵药物或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更年期女性;长期抑郁、焦虑、精神压力大的女性;居住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经常接触放射线照射、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