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重庆:引导民众掌握科学健康的防癌知识
2015-02-12

光明网重庆2月10日电(记者李宏 通讯员程风敏)“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关键是要进行早诊早治,所有癌症患者要得到有效治疗,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日前,由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重庆市肿瘤医院联合举办的2015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活动启动后,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周琦围绕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周琦院长表示,首先是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由于公众对癌症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宣判死刑,面对癌症往往束手无策,消极面对。其实至少1/3的癌症可以通过减少饮酒、健康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得到预防,如果能减少吸烟,50%的癌症和其他疾病可以预防。因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环境、减少社会和环境的致癌因素是实现癌症防控目标的关键。
其次,注重癌症早期发现。“目前我国民众的早期癌症筛查意识还很薄弱,导致我国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与欧美国家相比有巨大差距。”周琦表示,通过健康教育使大众了解癌症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制定癌症早期筛查计划,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肿瘤治疗是有明显益处的。有证据表明,通过筛查可以使女性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80%,甚至更多;30~40岁的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其患病风险可降低25%~36%。周院长告诉记者,今年29岁的何梅(化名),是大渡口区的一名公务员。之前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要小孩,现在工作上了正轨,有了生小孩的想法,却在去年六月份开始出现接触性出血,症状持续了大概三个月,何梅有些害怕了,到市肿瘤医院妇瘤科做了相关检查,被确诊为宫颈癌。由于发现的早,肿瘤细胞尚未转移,医生建议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何梅却担心手术后无法生育,一直犹豫不决,经过医生多次沟通,反复强调不会影响生育功能,何梅最终同意接受手术治疗。如今何梅已经治愈出院,待身体恢复好后就制定怀孕计划。
第三,让所有癌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承担很大的经济负担,加上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患者得不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更谈不上接受个体化综合治疗。要解决这一难题,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有赖于更合理的医疗保障体制和个体化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推广,满足患者基本抗癌药物和技术需求。
第四,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时至今日,癌症仍然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社会对肿瘤的误解使癌症患者常常受到歧视,内心自卑而敏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情感、身体和精神状态,在确诊后的几年中,生存质量也急剧下降。“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的支持非常重要,将影响患者整个癌症治疗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并且能够维护他们的尊严。”同时还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并不是所有治疗都是有益的,过度治疗也是需影响预后的重要问题,选择最恰当的治疗尤为重要。
周琦强调,肿瘤防治不仅仅是健康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除了让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外,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经济负担也应受到关注。只有民众积极正确的面对肿瘤,消除对癌症的认识误区,集合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癌症负担问题,肿瘤防控现状才能获得改善,让癌症患者身心都能痊愈,实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最终目的。
原文链接:http://difang.gmw.cn/cq/2015-02/10/content_14806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