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女孩突变“胖”竟是患上卵巢癌 未孕长期抑郁等五类人群易患病

2015-06-19

    
    
            重庆商报讯 由中国癌症基金会、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和重庆市肿瘤医院主办的首届中意女性肿瘤重庆论坛昨日在渝举行。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卵巢癌发病率3.72/10万,即新增1200名卵巢癌患者。未孕、长期抑郁等五类人群是卵巢癌发病高危人群。     
    
            超7成患者发现已是晚期     
    
            21岁的梁平女孩媛媛(化名)两个月前发现自己腰围增粗体重却下降,她去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患上卵巢癌。目前,经过及时手术,媛媛已痊愈出院。     
    
            市肿瘤医院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卵巢癌发病率3.72/10万,这意味着有1200名卵巢癌新增患者。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周琦介绍,妇科肿瘤恶性程度最高的是卵巢癌,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症状,70%以上患者就诊时都是晚期,而近年农村地区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     
    
            周琦介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年轻妇女,平均年龄为18~21岁。20岁以下卵巢肿瘤患者中,近60%为生殖细胞肿瘤。而卵巢上皮癌在20岁以下发病者罕见,发病高峰年龄在50~70岁。     
    
            足月妊娠哺乳可降风险     
    
            周琦表示,虽然卵巢癌发病率没有子宫颈癌高,却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     
    
            “目前,卵巢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及生殖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周琦说,根据临床经验,5类高危人群容易患卵巢癌: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或结肠癌患者的女性;月经初潮早、未孕、晚孕、绝经晚的女性;长期服用促排卵药物或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更年期女性;长期抑郁、焦虑、精神压力大的女性;居住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经常接触放射线照射、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的女性。     
    
            而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足月妊娠和哺乳,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超30岁每年做卵巢检查     
    
            据悉,多数卵巢癌患者早期无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即使出现症状也呈非特异性,如月经紊乱及腹胀、食欲下降、轻度胃肠不适等,有时可因压迫直肠或膀胱而出现尿频、便秘、大小便困难等。     
    
            周琦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时,应做卵巢相关检查,如妇科触诊检查、妇科超声检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如果女性经常出现腹胀、腹痛等胃部不适症状,在排除胃部疾病后,就可能是卵巢癌的表现。
            原文链接:http://e.chinacqsb.com/html/2015-06/19/content_489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