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超半数癌症患者需疼痛治疗 癌痛要忍是误区

2014-12-15

    
    
            新华网重庆频道12月15日电(记者陈艳秋 实习生王玮)“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需要做疼痛治疗,由于患者和家属的认识误区,觉得疼痛可以忍,让很多需要镇痛的癌友没有得到充分的治疗。”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周宏说,只要通过充分的规范科学的筛查、评估,正确及时的治疗,癌痛是可以控制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天至少有近千万人受到癌症疼痛折磨。我国现有癌症患者700多万,癌痛发生率约为51-62%。疼痛是最常见的癌症相关症状,也是患者最恐惧的症状。     
    
             癌痛影响患者生存期     
    
            今年63岁的陈阿姨,今年2月突然右侧胸背部疼痛,吃了一段时间的药疼痛并没有减轻,后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右下肺小细胞肺癌,并且已经出现全身多处骨转移。此后的几个月也让她真正认识到了癌性疼痛,陈阿姨说:“60多岁的人了,死,我并不害怕。但我怕这种疼痛,它让我生不如死啊!”     
    
            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副主任余慧青给我们介绍,住院患者中大部分都是中晚期的癌症患者,约有60-70%的患者除了进行综合抗肿瘤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癌性疼痛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一定意义上讲,癌性疼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疼痛,而是包括各种对身体有害刺激因素,如躯体的、心理的、精神的、社会的及经济的诸多因素,所引起的一类多种疼痛混合出现的“总疼痛”。如果这种疼痛持续几天或几周,甚至于几月或更长时间,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甚至生存期。     
    
            癌痛要“忍”是误区     
    
            面对癌症引发的疼痛,很多患者和家属首先做出的选择就是“忍”。如果不忍痛,则代表自己娇气,缺少勇气。也有一些癌症患者一听说止痛需要使用吗啡、羟考酮等强阿片类药物,就怕使用多了成瘾,心存畏惧而不敢应用这类药物。或患者自己不痛了马上就把药停了,感觉疼痛时才会服药。     
    
            “这些都是误区” 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周宏说,在癌痛治疗中,阿片类镇痛药物剂量的增加不代表患者有成瘾的倾向,绝大多数情况是病情进展导致疼痛强度加大或吗啡耐受出现后引起药物剂量不足,造成一种所谓的“伪成瘾”现象,只要进行合理的剂量滴定疼痛是会改善的。     
    
            相关新闻》》     
    
            重庆建成首批12家市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获悉,重庆建成了首批12家市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据悉,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设项目于2011年启动,由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重庆市肿瘤医疗治疗控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目前,重庆市已建成第一批2家市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将得到有效改善。     
    
            重庆市首批建成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名单:     
    
            1. 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肿瘤科;3.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科;4. 合川区人民医院肿瘤科;5. 铜梁区人民医院肿瘤科;6. 涪陵中心医院肿瘤科;7. 大足区人民医院肿瘤科;8. 綦江区人民医院肿瘤科;9. 璧山区人民医院肿瘤科;10. 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11. 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12. 垫江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原文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2014-12/15/c_1113644000.htm